太阳鱼停口?别急收竿,换钓法,继续上鱼!_鱼儿_水草_芦苇根
当阳光洒下,很多钓友往往会选择收竿回家,认为鱼不会上钩,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尽管在晴朗而高温的日子里,钓鱼确实变得更加困难,但这并不意味着鱼儿就完全沉默。鱼的觅食时间变得短暂,特别是在清晨和黄昏,这两个时段尤为重要。如果你能在天还未亮时就到达钓点,并提前布置窝料,那么在天亮后,你将有机会收获几条鱼,尤其是时至九点之前。这一时段,水温尚未被阳光强烈照射,鱼儿仍会在水底游动寻找食物,虽然口数不多,但可以连中几条。到了中午,由于太阳的强烈照射,水温迅速上升,鱼儿从底层游向水面,这个时候不妨调整策略,耐心等待傍晚的时机。
建议在傍晚时分,从一两点就出发,直到天黑。在这个阶段,水温慢慢回归,它们会再次向水面或水草间靠近寻找食物。虽然傍晚的口竿不如清晨给力,但时间更为持久。需要注意的是,赶早的钓友们若是睡过头到达钓点已是七八点,早口的鱼也将失去;而傍晚急于收杆离开的钓友,再好的晚口也会被错过,从而空手而归。
在选择钓位上,应优先考虑浅水区域而非深水。尤其在春季,无论天气如何,浅滩和水草相交的区域总是值得一试。随着太阳升起,深水区的水温升高,鱼儿则会纷纷往浅滩聚集。理想的水深在50厘米到1.5米之间。如果水太浅,只要水色浑浊且有草,鱼儿的胆量反而会更大。水草能够阻挡阳光,使水温维持在适宜的范围,其中的虫子和藻类也提供了丰盛的食物。尽管深水区可能存在鱼,但数量少且不易钓获,鱼儿可能卡在窝料上方,或食一口后就迅速逃离。如果浅滩的水草区没有获得回应,可以试试看出水口或下风口。出水口因水流带来丰富的氧气,鱼儿自然喜欢聚集;下风口则有风将食物送来,鱼儿随之而动。此时,使用短竿在水草旁钓鱼,投饵要节制,过量反而会造成鱼儿不敢靠近。
展开剩余49%在鱼情不佳的情况下,传统钓法往往显示出其灵活性。不必使用长炮竿,七八米的台钓竿配合2-3米的七星漂即可应对。带上一些蚯蚓,挑选极浅的水草边缘或芦苇根进行钓探。选择草区的草头位置(20-40厘米),投喂两盖酒米,隔五六米设置一个窝,耐心等待半小时再进行钓鱼活动。如果钓到几条鱼,就换个位置,避免死守。靠近芦苇根的地方钓鱼效率更高,需在根部贴钩,但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缠挂。起初不必急于打窝,间隔十几秒轻轻提竿逗鱼;如没有反应,再适当补充少量酒米,过量反而会导致窝子沉寂。抽窝的技巧同样实用,尤其在草少的地方,切忌死守,持续更换饵料以维持诱鱼的范围,即使是在口稀的中午,也能钓到一些小鱼。
钓鱼的局面并非无解。阳光明媚并不代表鱼儿一定不咬钩,问题在于我们未能找到合适的节奏。适时调整出钓的时间、选择正确的位置、变换钓法,经过不断尝试,便能逐渐明晰获胜之道。
那么,下次在晴天出钓时,你将如何选择呢?是选择早起抢占浅滩,还是前往芦苇根旁尝试提逗呢?
发布于:四川省